“地道战,嘿,地道战,埋伏下神兵千百万……”熟悉的旋律在烈山区杨庄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多功能活动室内回荡,屏幕上冀中军民奋勇抗敌的画面徐徐展开。近日,一场融合“移风易俗宣讲”与“红色经典观影”的特色活动在此举行,社区居民、老党员、工作人员齐聚一堂,在聆听新风故事中涵养文明新风,在重温峥嵘岁月中传承英雄精神,让杨庄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成为传递正能量的“温暖阵地”。

活动当天,杨庄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早已被浓厚的红色氛围与文明气息包裹。室内“红色观影+移风易俗宣讲”的会标清晰醒目,下午4点,参与活动的居民陆续入座,老党员们带着对历史的敬意轻声交流,现场既庄重又充满生活气息。
活动开场,想跟大伙聊聊“婚事新办”的事儿。淮北“好人代表”率先走上台,想跟大伙聊聊“婚事新办”的事儿。取消大操大办的婚礼,改用“公益婚礼”的形式,“咱老百姓过日子,图的是实在,不是排场。把钱花在刀刃上,既省心又积德,这才是新时代的好风尚!”王女士的讲述没有华丽辞藻,却句句贴近生活,台下居民纷纷点头,不少年轻人还拿出手机记录,现场响起阵阵掌声。
随后,又结合淮北好人张桂兰孝老爱亲的故事,从“丧事简办减负担”到“孝老爱亲传家风”,用身边事讲清大道理,引导居民自觉摒弃陈规陋习。“移风易俗不是丢传统,是让传统更有温度;就像《地道战》里的军民,是用智慧让抗战更有力量。”工作人员的巧妙衔接,让宣讲与即将开始的观影自然过渡,也让“新风”与“红色精神”有了奇妙的共鸣。

随着影片开播,活动室渐渐安静下来。屏幕上,村民们秘密挖地道的智慧、面对日军的无畏、军民同心的坚守,牢牢抓住了每个人的目光。老人们看着熟悉的情节悄悄抹泪,年轻人们则不时低声讨论“先辈们的团结,和现在咱们搞移风易俗的齐心,其实是一个理儿”。两个小时的观影过程中,红色故事与文明新风的种子,在每个人心中悄悄扎根。
影片结束后,互动环节更是热闹。“地道战靠的是团结,移风易俗靠的也是大伙齐心,对不对?”随后的分享中,居民们既谈观影感悟,也聊文明打算:“以后家里办事,就按张大姐说的来,不铺张”“要让孩子既记住抗战历史,也学好新时代的好风尚”……你一言我一语间,红色精神文明新风在交流中交融,化作大家的共同行动。

活动尾声,不少居民意犹未尽,还有人主动报名成为社区“移风易俗志愿者”。“这样的活动好啊,既看了电影学了历史,又听了故事懂了新风,下次一定还来!”居民李阿姨的话,说出了大家的心声。
此次活动,让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既成为红色文化的“传播地”,也成为移风易俗的“推进器”。下一步杨庄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将继续创新形式,把红色教育与文明建设结合起来,让红色精神浸润人心,让文明新风落地生根。(王卉)
来源:中安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