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助力淮北市相山区文化和旅游、商业高质量融合发展,激活文旅商融合发展内生动力,10月15日上午,该区人大常委会调研组专题调研全区文化和旅游、商业融合发展工作。调研组通过“看现场、听介绍、提建议”的方式,深入一线察实情、谋良策,为区域文旅产业破局升级注入人大新动能。

隋唐运河古镇。黄鹤鸣 摄
人大搭桥探新路、挖掘文旅新价值。调研中,代表们先后参观了隋唐运河古镇、相山书房、渠沟镇鲁楼村和美乡村建设及产业发展基地等处,详细了解了业态规划、文旅资源开发、产业融合发展、项目运营、客源引流等方面实践成果。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加强文旅商体融合发展,鼓励发展首店经济、首发经济、夜间经济、体验经济;支持文创产品开发、数字文旅场景构建、主题酒店民宿发展;针对不同客群,开发更多精细化、差异化、高品质的消费产品和服务;深化“百业+文旅”“文旅+百业”,提升产品供给能力,丰富消费业态和场景;统筹农业、工业、商业和文化旅游体育等特色资源,倾力打造“文旅+一二三产,协同发展、多元融合、业态创新”的农工商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满足辖区及周边游客逛街购物、旅游休闲、体育健身等多层次、多样化消费需求;以节庆活动激发群众的旅游热情,配合推出一系列的消费惠民政策,促进文旅产业振兴。
代表聚力解难题、共探发展新方向。调研组对该区依托区位优势,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以商承文,积极拓展“文化+旅游+商业”新模式,着力打造一批文旅商综合体、特色街区和消费场景等,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力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也客观分析当前面临的“文旅产业规模小,产业融合的创新点少、盈利模式需持续探索,消费场景仍需提升”等发展瓶颈。在座谈会上,调研组提出一系列工作建议:一是锚定融合发展核心。以科学规划为引领,统筹整合全域旅游资源,深化区域协同联动,构建多元共生的产业融合生态,为文旅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二是拓展产业融合维度。践行“文旅+”跨界发展模式,打通农业、工业、商业与文体资源的连接通道,培育旅游新业态、打造特色文旅产品,拓宽产业价值空间。三是激活创意创新引擎。深挖地方特色文化内核,推动文化资源向旅游产品转化,借助文创开发、数字技术赋能,实现文化与旅游的双向赋能、良性循环。四是升级宣传推介效能。创新宣传载体与传播方式,提升文旅资源的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充分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创新活力与参与热情。
成果落地见实效,动能焕新促发展。此次专题调研不仅是人大代表扎根基层的履职实践,更搭建了集思广益、共话发展的交流平台。借助人大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站这一“连心纽带”,文旅融合发展的共识深度凝聚,理念高效传递。下一步,相山区人大常委会将持续激活实践站的平台效能,推动调研成果从“思路”变为“举措”、从“共识”落到“实处”,不断完善区域文旅发展规划,把相山的生态禀赋、文化底蕴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实际优势,绘就相山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新画卷。(张妍)
来源:中安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