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宿州市埇桥区紧扣“土、特、产”发展要求,充分发挥驻村工作队作用,立足本地资源禀赋,培育特色产业,推动乡村产业提质增效。通过党建引领、精准帮扶、创新业态,全区村级集体经济持续壮大,农民收入稳步提升。
“土”里深扎根,一线攻坚固根基。埇桥区紧盯选派标准,坚持因村派人、按需选派,从农业、文旅、商务等部门精选236名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有农村工作经验或涉农专业技术特长的干部到村开展帮扶,实现80个重点村驻村帮扶全覆盖。驻村以来,广大选派干部沉在一线,通过深调研、细谋划、多协调,走访群众10余万人次,慰问困难群众4600余人次,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620余件。因地制宜帮助所在村谋划产业项目108个,协调资金750余万元。同时充分依托选派单位的优势,积极多方争取资源,大力推进村内基础设施建设,修缮道路5.4万余米,安装维修路灯2100余盏,挖井修渠、疏通管道460余个。
“特”字当头闯,党建赋能兴产业。驻村工作队与村党组织紧密配合,围绕“一村一品”建设,深入挖掘本地资源,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推动打造忠陈村“麻油+酱豆+馒头”产业,大泽乡镇龙王庙村红薯育苗种植,大营镇葡萄、中草药瓜蒌、工业丝瓜种植,大店镇桑拿板材加工等产业发展项目,形成产业带动、村企联建、群众增收的发展模式,以产业兴旺助力村级集体经济提质增效。2024年埇桥区村均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达80.64万元,其中,80个选派村村均达94.67万元。
“产”上谋新篇,融合发展添动能。在巩固传统产业的基础上,驻村工作队积极拓展新业态,推动农旅融合、电商赋能、乡村IP打造。打造“西山花海”、五柳风景区、“稻田图书馆”等特色景点,依托“农业+旅游+销售”的模式,以“周边游”“周末游”等特色乡村休闲旅游,带来周边农家乐、民宿、农产品采摘、伴手礼购买等消费,实现乡村人气与村民收入双增长。同时联合市委宣传部、拂晓报社等权威机构,制作并宣发视频、文章,同步发力抖音、小红书、快团团等平台,借助全媒体传播,将网络流量变“留量”,让乡村好物、乡村风光走向更广阔的市场,为乡村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推动乡村经济蓬勃发展。(刘振英 张娜)
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