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市郊区铜山镇竹园社区近来悄然焕新:44米长的防滑扶手稳稳架起、29米长的便民晾衣架整齐排列、3盏太阳能路灯在夜幕中点亮,光明村的下水道清淤工程也顺利完工……这些看得见的变化,源于安徽金磊矿业与社区的结对共建——通过人大代表牵线搭桥,企业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将一件件急难愁盼转化为暖到心坎的民生实事。
小事见真情 细节暖人心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安徽金磊矿业走进竹园社区的第一步,就精准踩在了居民最迫切的需求上。社区几处台阶年久失修,没有扶手,老年人稍不留意就可能滑倒,雨雪天气更是让人心惊。企业当即决定定制44米长的扶手栏杆,钢管打磨得光滑圆润,安装得牢固扎实。如今,老人们扶着栏杆上下台阶,脚步稳了,心里也踏实了。
图为工人在安装扶手。
居民小广场旁,29米长的晾衣栏杆成了新晋“人气地标”。此前,周边老人总为“晾衣难”犯愁,衣物晾晒无处安放。新栏杆竖起后,晒被子、晾衣物再也不愁,阳光洒在随风轻晃的衣物上,也映在老人们笑盈盈的脸上。
图为安装后的晾衣架。
夜幕降临时,菜市场周边新添的3盏太阳能路灯准时“上岗”,柔和的光线驱散了黑暗;健身广场旁那段露天下水道,如今也穿上了“防护衣”——加盖处理后,不仅消除了绊倒隐患,还让广场环境更显整洁。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像一股股暖流,悄悄淌进了居民的心坎里。
隐工程显大爱 解水患安民心
如果说扶手、路灯是“看得见的温暖”,那光明村的下水道清淤工程,便是“藏在地下的深情”。这片地势低洼的区域,因下水道多年未清淤,每到雨季就容易内涝,雨水漫进院子、淹了菜地,成了居民多年的“心头病”。
图为工人们在光明村下水道施工。
安徽金磊矿业将这项“隐蔽工程”当成头等大事,投入重兵攻坚。施工队不仅拓宽了制约排水效率的狭窄管段,还一点点清理出缠绕在管道里的树根、淤泥,光是掏出的杂物就装了满满几十车。如今,清理后的下水道内壁光洁,水流哗哗畅通,曾经的“水患点”变成了“安心区”。从施工队在泥泞中忙碌的身影,到清淤后畅通无阻的管道,见证的不仅是工程的推进,更是企业对民生沉甸甸的担当。
同心架桥梁 共建谱新篇
这份温暖的背后,少不了“牵线人”的奔波。铜陵市郊区人大代表张剑飞与铜山镇人大积极奔走,一头连着社区的需求,一头牵着企业的担当,让社企共建的桥梁越架越宽。“安徽金磊矿业的无私付出,人大代表的热心搭桥,让我们实实在在感受到了关怀!”竹园社区的居民们说起这些,眼里满是感激。
7月22日,竹园社区居委会一行人满怀感激,来到金磊矿业公司,将一面写有“心系居民见真情 企爱百姓结深情”的锦旗送到企业手中,以此感谢公司长期以来对社区民生改善与建设的大力支持。
竹园社区现有居民近千人,其中多为年迈体弱的空巢独居老人。因老矿山基础配套设施薄弱,居民们长期面临“出门难、行走难、治水难”等生活难题。自2023年金磊矿业投入生产以来,公司在推进自身生产建设的同时,始终将周边居民的生活难题放在心上:主动与社区携手,捐赠3万元资金为居民置换照明灯具,在陡峭坡段加装金属栏杆扶手和晾晒杆,对长年堵塞的干道泄洪沟进行清理疏通……一系列举措极大改善了居民生活环境,解决了他们的实际困难。
如今的竹园社区,扶手护佑平安,晾衣杆承载温情,路灯照亮前路,管道畅通民心。安徽金磊矿业用实干诠释“心系民生”,竹园社区以真情回应“企业厚谊”。这场双向奔赴的共建,正书写着社企和谐的新篇章,让幸福的种子在这片土地上持续生根发芽,共同谱写一曲“企爱民,民拥企”的和谐乐章,为构建企民互助、共生共荣的美好社区树立了典范。(吴传华 吴卉 吴健 季丽莉)
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