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速报 > 正文

铜陵铜官区:“弹性调解”化“刚性矛盾”

时间:2025-10-16 17:37:36

  “道闸刮车的事解决了,物业减免了物业费,也升级了设施,以后大家好好相处。”近日,铜官区一小区内,业主李女士和物业工作人员一同查看了道闸整修情况。殊不知,此前双方险些因此对簿公堂。

s_func=mbox_getMessageData&mid=699_xS2CugDUv2jwOcAHFwAA3g&part=3.png

  图为铜官区综治中心大厅。丁丽丽 摄

  事情的起因是不久前,李女士驾车通过小区道闸时,道闸意外落下刮擦车辆。本就因小区物业服务、卫生问题拖欠物业费的她情绪爆发。铜官区枫桥多元化调解中心指派工作人员进行了现场走访,并在了解事情全过程后,当即启动“多元联动”调解机制,由区法院的法官、专职调解员共同展开调解。依据《物业管理条例》,调解团队首先明确了双方责任,又结合同类案件判决引导结果预判,尽可能实现柔性化解,避免了双方进入诉讼程序,消除对立情绪。最终,双方达成和解:物业通过保险承担大部分修车费、减免物业费并升级道闸;李女士承诺按时缴费。协议经法院司法确认,确保了强制执行效力,真正实现“案结事了”。

  “以前遇事要么忍,要么找法院,现在直接找综治中心就行。”物业公司主管所说的综治中心,是铜官区整合公安、检察、法院、司法、信访等资源打造的“一站式”平台,集纠纷调解、法律咨询等服务于一体,让群众“只进一扇门,解开心中结”。

  不打官司就能解决物业纠纷的情况,在2019年前并不常见。彼时面对增多的物业纠纷,更多是采用“先立案、后移送”模式,法院立案后再转交调解组织,效率低且因机制、队伍问题,约60%的案件最终仍需判决。“有的案件判决达不到治本效果,可能再爆发纠纷。”安徽铜鼎律师事务所律师朱靖君坦言,群众更需“解决问题的平台”。2019年,铜官区法院设立了诉调对接中心,邀请了10家调解组织、16名调解员常驻,实现了解纷端口前移。2023年,该区民事一审新收案件量降幅居全省前列,物业服务合同纠纷调审案件数同比降57%,诉前调解分流率、成功率均处全省第一方阵。“调解员驻院,当事人少跑腿,调解成功后及时出文书,省资源又解民忧。”区法院立案庭庭长张兵鹏说。2024年底,铜官区综治中心整合升级,法院顺势深度融入,派驻了9名特邀调解员、资深法官,构建“预防在先、调解优先、法治保障”体系。至此,基层矛盾化解从“一判了之”1.0时代、“诉调对接”2.0阶段,迈入“多元联动”3.0时代,形成了“源头止损-高效转介-全链兜底”治理闭环。

  如今,一般民事纠纷优先走综治中心解纷路径,用“弹性调解”化“刚性矛盾”。“过去是事后补救,现在前端预防、多元调解,矛盾早化解。”铜官区综治中心主任丁丽丽表示,从物业纠纷到邻里矛盾,“一站式”多元解纷为群众打造了低成本、高效率通道,既节约司法资源,又降低诉讼成本,更增添基层治理“温度”。(邓妍)


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