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乡村新经济 > 正文

乐山市中区:党建引领“接诉即办”绘就民生服务新图景

时间:2025-07-24 21:39:48

今年以来,乐山市市中区以深化“接诉即办”改革为突破口,坚持党建引领,通过重构组织体系、创新工作机制、转变治理理念,构建起“高效协同、主动治理、源头预防”的善治体系。

“接诉即办”改革实施以来,区级部门和镇(街道)退件量实现清零,每周被上级回访退回重办件占比下降,群众满意度持续提升。这是乐山市市中区有效破解群众“急难愁盼”,推动区域治理效能整体提升的生动实践。

党建引领,四级联动织密“响应网”

乐山市市中区充分发挥党的组织优势,创新构建“区委统筹、部门联动、镇街主战、村居前哨”四级联动响应体系,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治理网络。该体系覆盖全区16个镇(街道)、179个村(社区),通过“前哨站-主战场-指挥部”的协同机制,确保诉求响应“一竿子插到底”。

今年6月,剑峰镇千亩农田突遭旱情,村(社区)党组织作为“前哨站”,第一时间上报险情。区委发挥“指挥部”作用,紧急调度资源;区水务局、农业农村局闻令而动,提供专业设备与保苗技术;剑峰镇党委扛起“主战场”责任,火速组织镇村(社区)党员突击队清淤疏堵。通过四级组织高效协同,仅48小时贯通134公里灌溉渠道,秧苗成活率超98%。这场“抗旱保灌战”,生动展现了党建引领下四级联动体系的快速响应能力与强大合力。

图为剑锋镇疏通灌溉渠道引水成功。

机制创新,标本兼治寻求“最优解”

面对响应慢、处置难、负担重等堵点,乐山市市中区以机制创新疏通堵点,力求标本兼治,提升响应速度和处置效能。自机制创新全面推行以来,“心连心服务热线”工单平均响应时间从1小时缩短到0.5小时。

全面推行“首派负责制”,压实责任链条,明确首次接收派发诉求的单位负主体责任,全程跟踪、一办到底,杜绝推诿扯皮。在处理二十余位老人旅游消费欺诈投诉时,首派单位区文体旅游局立即启动联动机制,会同区市场监管、公安部门现场处置,通过政策宣讲和法规普及,促使涉事公司当场承诺退款,高效维护了老年群体权益。分级协同,优化处置流程,建立“简易问题村居即时办、复杂问题部门协同办、重大疑难提级办”分级处置机制,确保“件件有回音、事事见实效”。针对四川富锐通公司急需营业执照签约的困境,“协同办”机制高效运转:区工商联主动牵线,土主镇快速核实,区行政审批局实施“容缺受理”并提供帮办服务,及时办结执照,保障企业履约,成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速度样板”。坚持“急事快办、难事联办、长远事统筹办”原则,推动治理从“被动响应”向“系统施治”转型。剑峰镇在解决旱情“急难”后,并未止步。区农业农村局牵头,系统推广耐旱作物与节水灌溉技术,并引导农户购买农业保险,变“应急抗旱”为“长效防灾”,实现标本兼治。

主动治理,源头化解书写“新答卷”

在快速响应基础上,乐山市市中区敏锐洞察治理趋势,推动工作重心从“接诉即办”向“未诉先办”深化,实现更高水平的主动治理、源头治理。

乐山市市中区委社会工作部牵头,整合网格员、线上平台、12345热线等信息源,精准捕捉风险苗头。在获悉铂金汇小区居民对拟建KTV项目可能带来噪音扰民担忧及潜在集体投诉风险后,迅速组织文旅、住建、行政审批等部门和街道联合实地调研、科学评估噪音扰民等风险。经专业评估认定存在扰民风险,果断叫停项目审批,有效预防了潜在纠纷与投诉潮,体现了治理的主动性和前瞻性。此外,乐山市市中区延伸触角,组织党员干部下沉一线,深入基层察实情、解难题,主动发现并解决群众“微小诉求”。牟子镇党员干部在下村入户中发现槐子村供电设施老化导致“用电焦虑”,立即列为重点民生工程,多方协调一周内完成新型高压供电桩铺设,彻底解决电压不足问题。白马镇党员干部通过“党员下访周”“院坝问政日”精准对接土地流转费拖欠、农业生产用水短缺等急难问题;整合力量组建“五支代办队”,以“田间问诊”“上门办”模式高效化解难题。区行政审批局建立“1+4+N”志愿服务体系,主动将高频政务服务前移至企业门口,实现“阵地前移”,变“企业跑腿”为“服务上门”。商圈“政务驿站”成立以来,现场办理证照401件,接受企业群众咨询270余件。

全区在机关、村(社区)、网格、小区等设立心连心“接诉即办”岗200余个,累计发动党员骨干、基层干部、热心商户和群众志愿者等上门走访7800余户,开展“群众夜话”“坝坝会”“社区办公日”等300余场次,收集解决各类群众诉求280余项,干群互信度显著提升。

图为世豪商圈“政务驿站”为企业群众现场办理营业执照。

从剑峰镇48小时抗旱保灌展现的速度与力度,到世豪商圈“政务驿站”传递的便捷与温度;从牟子镇、白马镇党员干部下沉一线主动问需的为民情怀,到铂金汇小区风险化解于未然的精准研判,这一系列务实举措,推动着民生服务提质增效与基层治理提档升级。

下一步,乐山市市中区将持续深化党建引领“接诉即办”改革,努力让“响应更快、处置更优、服务更暖”成为常态,为建设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市中区注入强劲动能。(文/图 乐山市市中区委社会工作部)


(责任编辑:梁木)


来源:中国经济网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