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诗意里的微度假,是温江最动人的底色。夏日的和林稻海,万亩稻田如绿色浪潮翻涌,成为社交媒体上的“治愈网红地”。游客们在这里打卡拍照,在田间咖啡馆品味悠闲,而不远处的全国首家乡村气象博物馆里,孩子们正围着气象仪器探索科学奥秘,让乡村地头变成生动课堂。不止于此,万春镇的大蒜咖啡香飘央视,寿安天星村的“数字游民社区”聚集八方创客,岷江村的民宿集群演绎着田园生活的精致——“乡村+文旅”的融合,让每个角落都充满诗意。
体育赛事点燃的活力,为微度假注入动感。2025温江半马期间,全区酒店入住率超八成,商业综合体营业额同比激增125%,赛场内外的热度持续蔓延。从CBA、亚青羽赛到马术超级联赛,一场场赛事让周末变得不同寻常。赛后,当地趁热推出消费券、旅游地图,引导游客循着赛道探索城市,让赛事“流量”真正变成文旅“增量”。
非遗技艺的浸润,让微度假有了文化厚度。三邑川派盆景艺术博物馆里,方寸盆景与扎染、旗袍等非遗展品相映成趣,抚琴对弈的场景让人沉浸式感受古韵。目前,温江已建成6个特色非遗工坊,涵盖窝窝醪糟酿造、国力白酒古法工艺、滴窝油制作等技艺,国家、省、市、区级非遗项目达52个。年均开展50余场传承活动,植物编艺公园的指尖艺术展、染空寺蜡染工坊的手帕制作体验、和林归耕非遗竹编工作室的竹扇DIY等,让游客在穿针引线、削竹编织间,亲手触摸传统文化的温度,让“非遗+文旅”不再是静态展示,而是变成可参与、可带走的鲜活体验。
图为染空寺蜡染工作坊。 温蓉摄
从田园到赛场,从非遗到潮玩,温江正以“百业+文旅”的无限可能,向着成都微度假目的地全速迈进。这幅百业兴旺、文旅繁荣的画卷,正在“幸福温江”的土地上持续铺展。
(责任编辑:梁木)
来源:中国经济网乡村振兴